阶梯价格—让顾客自动着急

所谓阶梯价格,即商品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阶梯式的变化。如某种商品第一天上架全价销售、第二天就按九折销售、第三天按八折销售……依此类推。这是一种全新的促销模式,从表面上看这种销售模式比较危险,万一顾客都不来购买该怎么办?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顾客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图便宜。

因此,当商品价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顾客来抢购。因为他们也担心,万一自己没有去而被别人抢先了,那自己不是亏了?这其实就是商家和顾客玩了一个心理游戏而已,看谁能撑到最后,谁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对于店铺来说,顾客是无限的,选择性也是很大的,这个顾客不来,那个顾客就会来。但是对于顾客来说,选择性是唯一的,竞争是无限的。自己不去,别人还是会去。因此,最后投降的肯定就是顾客。

实战案例

杭州某小区附近的印月商铺是一个普通的经营名优商品的店铺,这几年因为店铺之间竞争日趋加大,印月商铺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最后不但没有打败对手,反倒自己“伤痕累累”。 继续阅读 阶梯价格—让顾客自动着急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所谓临界价格,就是最接近原始价格,却又区别于原始价格。以原始价格为100块钱为例,那么临界价格就可以是99.99元或者是99.90元。这种临界价格最大的创意就是给顾客一个视觉错误:这个商品并没有上百,也只不过才几十块钱而已,并不贵,就买了吧!正是这种错觉导致顾客心甘情愿地掏钱购物。

还有一个原因,这种临界价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战术。店铺使用这种“临界价格”,将顾客的心理防线击溃,但是和降价促销相区别的是,这种价格不会让店铺亏本太多,比如说100元钱和99.90元钱,只不过相差0.10元钱。顾客似乎都有这样一个想法:上了100元的都是贵的,但是99元的就是不算贵。也正是这种心理因素让店铺钻了空子。

实战案例

武汉某居民区的“小利超市”,专营居家用品,无论是油盐酱醋还是衣架板凳都能在这超市里找到。按理说,这个超市应该生意很好,毕竟周围竞争力并不大,顾客源又多。可是事与愿违,这个超市仅仅在开张两个月之后就濒临关门。原因很简单,一些经常到这里购买家居用品的妇女都反映这个超市的东西很贵,在这里购买不合算。可是凭良心说,小利超市的商品价格并不算太高,超市老板任小姐之所以给超市取“小利”这样一个名字,意思就是要给顾客以实惠,实现薄利多销。既然这样,为什么顾客还说价格高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任小姐陷人了迷惑之中。 继续阅读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

超值一元—舍小取大的促销策略

作为店铺经营者,永远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顾客对商品促销价格的接受能力,即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促销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另一个则是自己店铺的品牌力,即如何让越来越多的顾客知道自己的店铺。

如果一个店铺能将这两个问题一并解决,那么这个店铺必定具备了超强的竞争力,再强大的对手也不在话下。对于这两个问题,“超值一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促销活动期间,顾客只需要花一元钱就可以购买到平常要花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的商品。对于顾客来说,这种诱惑是无可抗拒的,而这种促销必定会引起疯狂抢购。当然,这就是店铺营销者所需要的,他们的目的就是用这种方式带动店铺商品的销售,提高店铺的销售额。

实战案例

现在,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更新换代变化过快,使得很多店铺不得不面对货物积压的困境。如何处理这些积压货物,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很多店铺就“倒”在了这些积压货物上。“奇缘百货店”就是因为货物的积压而濒临破产,只不过百货店的负责人江小姐采用了“超值一元”的促销方案之后,不仅起死回生,而且还大赚一笔。江小姐是如何做的呢?事情还得从一年前的那次错误订货说起。 继续阅读 超值一元—舍小取大的促销策略

一刻千金—让顾客蜂押而至

销售和顾客是分不开的,而一个店铺要想赢利,就必须吸引越 来越多的顾客光顾自己的店铺。可是凭什么让顾客光临你的店铺而不光临对手的店铺呢?这是店铺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你能给顾客什么样的好处和吸引力?店铺主只有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才能真正吸引顾客。
当然,价格是顾客的软肋,也是店铺主的腰杆。价格低了,顾客软肋就被击中了,就会自愿光临你的店铺,同样,店铺主腰杆也就挺起来了。可是,商品价格降低了,店铺不就亏本了吗,那店铺主腰杆还能挺起来吗?基于这些问题,一些聪明的店铺主发明了“一刻千金”的促销方案,让顾客在特定时间里任意选购店铺里的商品,并且以最低价出售。店铺主把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给顾客,让顾客为此而疯狂。
这种促销方式既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又不至于让店铺因降价而亏本,甚至还能让店铺大赚一笔。

实战案例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各行各业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迎接奥运。此时的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超市店铺,希望他们也能举办类似的活动优惠酬宾。其实不仅仅是顾客这么想,很多店铺也想打奥运这张牌,希望通过举办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活动来吸引顾客的注意,让自己的销售翻番。某县城的国安超市就是其中之一。 继续阅读 一刻千金—让顾客蜂押而至

错觉折价—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

如今,商场打折促销活动已普遍被顾客所接受。人们由关注商品折扣问题逐渐转到商品质量上来。如果说原先顾客只是关注价格问题,那么现在的顾客已经开始关注价格和质量双重问题。这种转变,值得商家重视。
那么,如何才能将打折促销和提高质量联系在一起,如何才能既吸引顾客的注意,又能打消顾客对商品质量的顾虑呢?有的商家就开始动脑筋,寻找一种新的打折思路和方法,于是,错觉折价应运而生。所谓错觉折价,顾名思义,就是给顾客一个错觉:他们所购买的这个商品不是打折商品,而是原价商品,只不过是商家在搞活动,给顾客让了一点利润而已。如此,无论是从顾客心理上,还是从商家的实际利润上考虑,这种方法都是很好的,既能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又能给商家店铺带来较多的实惠。

实战案例一
不仅中国有“便宜没好货”的说法,在国外,这种说法同样存在。很多日本顾客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宁愿选择一些功能少一点的、便宜些的、但是没有经过打折的原价商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没有上当受骗,而对于商家店铺打折促销的商品,日本顾客很少光顾,甚至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冒牌货,都是骗人的。 继续阅读 错觉折价—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