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临界价格,就是最接近原始价格,却又区别于原始价格。以原始价格为100块钱为例,那么临界价格就可以是99.99元或者是99.90元。这种临界价格最大的创意就是给顾客一个视觉错误:这个商品并没有上百,也只不过才几十块钱而已,并不贵,就买了吧!正是这种错觉导致顾客心甘情愿地掏钱购物。
还有一个原因,这种临界价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战术。店铺使用这种“临界价格”,将顾客的心理防线击溃,但是和降价促销相区别的是,这种价格不会让店铺亏本太多,比如说100元钱和99.90元钱,只不过相差0.10元钱。顾客似乎都有这样一个想法:上了100元的都是贵的,但是99元的就是不算贵。也正是这种心理因素让店铺钻了空子。
实战案例
武汉某居民区的“小利超市”,专营居家用品,无论是油盐酱醋还是衣架板凳都能在这超市里找到。按理说,这个超市应该生意很好,毕竟周围竞争力并不大,顾客源又多。可是事与愿违,这个超市仅仅在开张两个月之后就濒临关门。原因很简单,一些经常到这里购买家居用品的妇女都反映这个超市的东西很贵,在这里购买不合算。可是凭良心说,小利超市的商品价格并不算太高,超市老板任小姐之所以给超市取“小利”这样一个名字,意思就是要给顾客以实惠,实现薄利多销。既然这样,为什么顾客还说价格高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任小姐陷人了迷惑之中。 继续阅读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